涨知识!秋冬黄瓜霜霉病多发怎么办?教你如何有效防治!


中国上海地区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盛期保护地栽培春季在3-6月露地栽培在4-6月,秋季露地栽培在8月下旬到10月、保护地栽培在9-11月。
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,流行速度快,一两周内即可使叶片枯死,减产高达30 -50 %,有的地块因此病为害只采1-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,菜农称之为“跑马干”。





黄瓜霜霉病
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叶片。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,扩大后变黄褐色。真叶染病,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,病斑逐渐扩大,受叶脉限制,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,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。后期病斑连片,导致叶片卷缩干枯,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。

环境条件:
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、湿度关系密切。一般气温10℃以上湿度适合就开始发病,20~24℃最利于发病;
孢子囊萌发和侵入要求叶片存在水滴或水膜,否则在干燥的叶面上,即使有大量病菌,也不会发病;
在保护地发病情况与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。温湿度控制不好,通风不当,棚室内湿度过高,昼夜温差大,夜间易结露,会严重发生。
栽培管理:
地势低洼,栽植过密,通风透光不良,肥料不足,浇水过多,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。
品种问题: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一样

黄瓜霜霉病潜育期短、流行速度快,病害控制应在选择抗性品种的基础上,加强栽培管理,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。
选用抗病品种:较抗病的黄瓜品种有津研、津杂系列。
加强栽培管理: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,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。灌水要在晴天早晨进行,避免阴天或雨天灌水。要及时通风。昼夜温差不易过大。
高温闷棚:
晴天中午密闭温室或大棚,棚温上升至45℃,维持两个小时,可以控制病情7-10 天,低于42 ℃效果差,高于48 ℃黄瓜受害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【免责声明】: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。